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机动车风扇离合器的保养与分解说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16:1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风扇的作用是从车辆的前部吸入空气,使其通过散热器,以增强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加速冷却液的冷却。但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人们发现,如能根据发动机的热状况随时调节风扇的工作时间和转速,不仅能降低发动机的功耗,减少噪声,而且可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于是就设计了风扇离合器,将离合器与风扇组装在一起,安装在散热器的后面,以控制风扇的工作时机和转速。目前,车用发动机风扇离合器主要有两种结构型式,一种是硅油风扇离合器,主要用于中重型商用车辆,离合器的从动件与风扇固定连接,主动件与水泵轴固定连接,利用硅油的黏性传递动力,用安装在离合器前部的螺旋形双金属片感温器来控制进入主、从动件之间的硅油。另一种是电磁式风扇离合器,利用电能产生的磁力,将主、从动部分接合。该结构型式多用在早期的车辆上,现已改为以双速直流电动机直接驱动风扇。这在发动机横置的乘用车上应用最广。它是利用安装在散热器流出水路中的一个热敏电阻开关来控制电机的转速的。这种控制方式用在奥迪、捷达等车上。别克、丰田等车型采用发动机电脑和继电器来控制双速电机。在使用中,风扇离合器常见的故障是风扇不转或运转不良、只有一个转速等。
1.保养时机
在日常保养和一级定程保养时,应对风扇的传动带紧度和固定情况进行检查;在二级定程保养时,应对风扇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排除故障。
2.技术要求
(1)风扇与风扇离合器(或电机)的紧固螺栓、离合器与皮带盘的紧固螺栓(或电机的固定螺栓)应连接牢固,锁止可靠;风扇与导风罩和散热器无刮擦现象。
(2)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双金属感温片安装牢靠,当吹向感温片的气流温度高于35℃时,风扇应开始慢速转动;当温度达到65℃时,风扇转速应与皮带轮转速一致。
(3)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应急传动块和固定螺栓无丢失。正常情况下,传动块应退出水泵轴上的凹槽。
(4)电动风扇开始工作的温度和转速:当流出散热器的冷却液温度低于84℃~91℃时,热敏开关切断风扇电动机电源电路,风扇停止转动;当温度为92℃~97℃时,热敏开关接通风扇电动机的一档电路,风扇转速为2300r/min;温度升高到99~105℃时,热敏开关接通风扇电动机的二档电路,风扇转速为2800r/min。
3.硅油风扇离合器的保养方法与要求
(1)外观检查离合器,无漏油现象。
(2)手检感温片,无缺损,不松动。
(3)松开硅油风扇离合器的皮带,发动机常温下(低于35℃)用手拨动风扇叶片,叶片应能轻松自如转动;用电吹风向感温片吹送高温气流,叶片转动的阻力应有明显增加;或发动机运转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停机后,用手转动叶片,有明显阻力感,说明离合器技术状况良好。
(4)按要求紧定各固定螺栓。
(5)检听叶片运转过程中应无刮擦声。
(6)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漏油、离合器不工作或工作不良,应更换离合器总成。
4.电动风扇的保养方法与要求
(1)启动发动机,观察风扇叶片的转动时机和转速变化,应符合技术要求。
(2)清洁叶片和电机上的灰尘与异物。
(3)按要求紧定各固定螺栓。
(4)检查线路,应连接可靠,线束固定牢固。
(5)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
5.电动风扇故障检查的基本方法
(1)检查热敏开关的性能。拔下开关的导线连接器,用万用表测量开关的导电情况。发动机温度高于低于92℃时,开关应为导通状态,低于92℃时,开关应为断开状态,否则应更换开关。也可使用以下方法进行简单判断:拔下开关的导线连接器,用一根导线连接线束侧的插孔启动发动机,风扇叶片随之转动,且无转速变化,说明热敏开关损坏。
(2)检查电动机的性能。拔下电机与线束的连接器,直接向电机提供12V电压。如风扇转动,应检查电机线路;如风扇不动或转速较低,应更换电机。
(3)检查电动机继电器。拔下风扇电动机的继电器,用导线短接插座的继电器触点插孔;拨下热敏开关的导线连接器,用一根导线连接线束侧的插孔,启动发动机,风扇叶片随之转动,说明继电器损坏,应更换新器。也可用万用表测量继电器触点的导通情况,方法是用导线将继电器的线圈一个插头与插座的火线插孔相连,线圈的另一个插头搭铁时,应能听到触点的闭合声,用万用表测量继电器的触点插头,应呈导通状态,否则,说明继电器损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6-14 06:28 , Processed in 0.087951 second(s), 24 queries .

版权所有 © 玉环文旦网 All rights reservedX3.1. 技术支持:世纪星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